常用检验项目的的影响因素和注意事项
对检验结果能够产生影响的因素很多,我们在检验申请、标本采集和结果分析、审核前,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包括吸烟、饮酒、药物、年龄、性别、女性生理周期和妊娠、昼夜节律、饮食、情绪、运动、体位等。
1. 吸烟 长期吸烟可导致机体发生一些生物化学及细胞学的变化。吸烟除引起肾上腺素、醛固酮、癌胚抗原和皮质醇等物质浓度的增高外,还可导致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和红细胞数量、细胞平均容积增高;此外,吸烟可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
2. 饮酒 饮酒可发生短期及长期效应,短期效应指在饮酒后2~4小时产生的效应,包括血糖水平降低、乳酸水平升高、血清AST及ALT活性升高等,可在检测前嘱咐患者禁酒。长期饮酒可使血清中的肝酶如GGT等活性增加,如果患者GGT偏高时需要考虑是否为患者长期饮酒所致,同时可能有甘油三酯血症。
3. 药物 很多药物进入人体后可通过诱发体内特定的生理效应或对体外分析方法的干扰,从而影响某些检验项目的结果。在分析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中,应重点注意药物竞争性与蛋白结合的高亲和力以及与蛋白质发生交叉反应,以及使用抗生素对微生物培养结果的影响。
药物干扰检验结果主要有4条途径:1)影响反应系统待测成分物理性质。2)参与检验化学反应。3)影响机体组织器官生理功能和细胞活动中的物质代谢。4)对器官的药理活性和毒性作用。很多药物入人体后可使某些检验项目结果增高或降低:如血和尿中维生素C能影响测定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等,但每种药物对每项检验结果影响的研究还不可能做到。因此,病人在检验前应尽可能停服对试验有干扰的药物。
另外,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1)为观察治疗效果,某种药物造成检验结果的变动,恰恰是临床需要的信息,如服用降血脂药物观察血脂变化的疗效。有时用某些特定的指标作为治疗监测,如TSH、T3、T4用作对甲亢治疗药物剂量的调整。2)某些药物有毒副作用,治疗中观察某些指标来调整用药剂量或考虑是否停药。如肿瘤化疗时,要检查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肝肾功能等。
4. 年龄和性别 某些检验项目的参考区间与年龄、性别密切相关,这种相关性源于多种因素,如器官和系统的功能成熟程度、机体含水量和体重等。在特定情况下,在确定参考区间和结果分析时必须要考虑这些差异。
5.生理周期及妊娠 女性由于其特殊的生理周期,性激素水平随月经周期而不断地发生变化;在妊娠的不同阶段,由于胎儿快速生长的需要,孕妇体内部分激素检测结果也与常人相异,甚至形成独特的“妊娠参考区间”;另外,某些检验项目也会受生理周期影响,如:纤维蛋白原在月经前期开始增高,胆固醇在月经前期最高,排卵时最低等。临床医师在分析检验结果时,应充分考虑女性生理周期及妊娠的影响。
6.昼夜节律 部分检验项目随时间变化呈周期性的改变。如葡萄糖、钾、铁等存在日内变化。睾酮和甲状腺素等激素的分泌有明显的时间节律变化,皮质醇呈昼夜节律,在分析检验结果时需要考虑标本采集时间。表3列出了部分检验项目日间变化的情况。
表3部分检验项目日间变化
项目 | 最大值出现时段 | 最小值出现时段 | 变化幅度(%) |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 6~10 | 0~4 | 150~200 |
皮质醇 | 5~8 | 21~24 | 180~200 |
睾酮 | 2~4 | 20~24 | 30~50 |
促甲状腺激素 | 20~24 | 7~13 | 5~15 |
游离总甲状腺激素 | 8~12 | 23~24 | 10~20 |
生长激素 | 21~23 | 1~21 | 300~400 |
催乳素 | 5~7 | 10~12 | 80~100 |
醛固酮 | 2~4 | 12~14 | 60~80 |
肾素 | 0~6 | 10~12 | 120~140 |
7.饮食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饮食是为人体提供能量的途径,但是餐后时间的长短、饮食结构及食物种类对部分检验指标存在一定的影响,在进行相关检测前应遵循医嘱。饮食对部分检验指标的影响如下:
1)餐后时间 正常饮食后,各种食物被消化吸收,血液中的葡萄糖、血脂会随之升高,胰岛素由于高葡萄糖的刺激也会升高,这些影响都与餐后时间直接相关,而常见检测指标参考范围的建立都是基于空腹健康人,所以应注意餐后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2)饮食结构及食物种类 不同的食物所含的成分不一样,对检验结果也有影响;如高蛋白可使血尿素氮和肌酐增高;高核酸食物动物内脏可致尿酸明显升高;高脂肪饮食可使外源性乳糜微粒及甘油三酯升高,影响肝功能和免疫球蛋白等的测定,餐后采集的血液标本,血清常出现乳糜状,影响许多检验测定的正确性。
8.饥饿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空腹是指餐后时间超过8小时,但有些患者由于种种原因空腹时间过长,达到饥俄状态,对检测结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空腹超过16小时可使血液中多种检测指标发生改变,如葡萄糖、胆固醇、甘油三酯、载脂蛋白、尿素氮降低,而肌酐、尿酸、胆红素、脂肪酸以及尿液中的酮体的含量会上升,应指导患者避免饥饿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9. 紧张与情绪激动 人体处于激动、兴奋、恐惧状态时,可以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影响呼吸,使乳酸、白细胞计数和儿茶酚胺等升高。
10.运动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运动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根据其影响机制可分为两方面,一方面运动可通过出汗及呼吸改变人体内液体容量及分布;另一方面,剧烈运动可使人体处于应激状态,可使白细胞、血红蛋白、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胰岛素浓度发生改变。强烈肌肉运动明显影响体内代谢,引起血中某些成分浓度的改变:如乳酸(LAC)、肌酸激酶(CK)、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等升高。
为了减少运动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一般主张抽血前24h内不做剧烈运动,在清晨抽血,住院患者可在起床前抽血,匆忙起床到门诊的患者应至少休息15分钟后再采血。
11.采血体位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人体分别处于站立位、坐位及卧位时,伴随着体内电解质及水分在血管及组织间隙之间的流动,一些不能通过血管的大分子物质浓度会发生变化,如蛋白质、酶类等,对于可以被滤过的小分子物质不受体位的影响,如葡萄糖。一般情况下,静脉采血以卧位或坐位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