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宝宝”的变白逆袭之路[2023/09/08]

一、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概念: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血清胆红素升高引起的皮肤、巩膜及黏膜被黄染的症状,5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症状之一,它可以是新生儿正常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症状,也可以是某些疾病的表现,严重者可致脑损伤。

 image.png

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分类:

image.png 

生理性黄疸: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多于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高峰,最迟不超过2周可自行消退早产儿出生后3-5天出现,5-7天达高峰,最迟不超过4周。新生儿一般情况好,粪便色黄,尿色不黄。

病理性黄疸黄疸出现早,生后24小时内即出现黄疸;黄疸进展快、程度重:短时间内黄疸进行性加重,黄疸由颜面、躯干延及至手足心;皮肤暗黄,伴有大便色浅甚至呈陶土色改变;黄疸持续时间较长,超过2-4周,或退而复现。

image.png 

1、新生儿溶血病:

(1) 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多见于O型母亲和非O型父亲所生的A型或B型   

患儿。

临床表现:黄疸、贫血(血红蛋白下降,网织红细胞比例上升)

治疗:光照疗法、换血疗法、大剂量静脉免疫球蛋白的应用;阻断抗体,抑制溶血。

(2) Rh血型不合溶血病:主要发生在Rh阴性母亲利Rh阳性胎儿。

临床表现:贫血;黄疸:出现早,进展快,程度重,肝脾肿大,胎儿水肿(严重贫血,心衰,低蛋白血症)

治疗:出生前:母亲血浆置换,胎儿宫内输血,提前分娩。

      新生儿:产房复苏及胎儿水肿的处理;光疗或换血;纠正贫血。

                      新生儿衣物保管时勿放樟脑丸,以免诱发溶血!

(3)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病(蚕豆病)

我国华南地区高发,南高北低,男多于女。

新生儿期发病的常见诱因:感染、室息、酸中毒,药物。

实验室检查:G-6-PD检测,基因芯片测定。

治疗:防治诱因。光照疗法,换血疗法等对症支持治疗。

宣教:禁食蚕豆及蚕豆制品。

(4) 母乳性黄疸: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出现黄疸足月儿多见,黄疸出现在黄疸发               

生的时间范围,峰值可高于生理性黄疸,消退时间可晚于生理性黄疸。宝

宝一般情况良好,吃奶好,粪便色黄,尿色不黄,不影响生长发育,无肝病及溶血表现。

按病因分:

a、喂养方式(早发型):能量摄入不足,喂养频率及哺乳量少,肠蠕动减少、肠肝循环增加。

b、母乳成分(晚发型):母乳中B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高,肠道内水解结合胆红素为未结合胆红素,使回吸收增加。

母乳性黄疸的治疗

早发型:少量多次喂哺母乳。如母乳过少,必要时添加奶粉喂养,保证足够奶量及能量的摄入。

晚发型:TSB15mg/d:可继续母乳喂养,加强监测,可停母乳3-5天观察黄疸变化,如黄疸下降明显,可继续母乳喂养;TSB15mg/dl,可光疗,并继续喂母乳。实际中需结合日龄、胎龄,监测胆红变化,并排除病理性黄的可能。

(5)  阻塞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引起的,以先天性胆道闭锁较为常见,       

由于肠壁胆红素浸入之故,肝脾肿大硬,尽早手术治疗,凡胆瘀汁超过12-13周胆汁肝硬变时手术效果差。其特点是生后1-2周或3-4周又出现黄疸,逐渐加深,同时大便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甚至呈白陶土色。

三、新生儿高胆红素该如何护理

1.生理性黄疸:一般来说不需要特殊治疗就能自行消退,以下是常用的居家护理方法。

(1)足量喂养:早期足量喂养是减少新生儿黄疸的重要环节,摄取足量的

营养能够刺激肠蠕动,减少胆红素循环及重吸收。

(2)早期抚触:能够有效刺激新生儿的皮肤和感官,增加迷走神经的紧张

性,胃肠道激素及胰岛素的释放加快食物的吸收,同时后背抚触可以刺

激背部神经反射,促使脊髓排便中枢兴奋,从而增加排便,使胆红素在

肠道的重吸收减少,有效避免了黄疸的发生。

(3 )排便干预:若新生儿出生后1d内无大便排出,或2d以上胎便仍未转黄可适当按摩胎儿的肛门刺激排便,但注意动作轻柔,避免不必要的损伤;顺时针按摩新生儿腹部,5min/次,1/d,连续按摩3d,以提升患儿肠胃蠕动。

(4)经上述处理后出现以下情况的新生儿,需及时去医院就诊:

a.皮肤越来越黄;

b.腹部或四肢出现黄疸;

c.黄疸伴有嗜睡、哭吵、厌食等症状;

d.黄疸超过3周。

2.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有潜在神经毒性,严重时会导致胆红素脑病,继而导致智力障碍与发育障碍,甚至死亡,需要及时去医院治疗。常用的方法有光照治疗、换血疗法、药物治疗和支持治疗等。请宝爸宝妈不要过分担心,一定要遵医嘱积极配合治疗。

                   image.png

四、关于黄疸治疗的误区

1.母乳性黄疸应暂停母乳喂养

母乳性黄疸是自限性的,一般在新生儿生后12周消退,不建议中止母乳喂养。

2.晒太阳

晒太阳来退黄不仅效率低并且容易导致晒伤或着凉,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对宝宝的眼睛也会造成伤害。

image.png 

 

3.喝葡萄糖水

葡萄糖水对退黄疸没有帮助,宝宝的胃容量有限,喝葡萄糖水会让宝宝奶量减少,排便也就会减少,从而影响胆红素的排出。另外还会干扰宝宝的糖代谢,影响宝宝的味觉。

 

五、小结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的常见问题,早期辨别病理性黄疸,通过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生理性黄疸可通过足量喂养、早期抚触和排便干预促进胆红素的排出,如果发现黄疸不减轻,反而不断加重甚至伴随精神症状时需要及时就医诊治。

                                                                                                                                                 作者:儿科-潘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