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月龄患儿因气道异物致肺感染,儿科团队为生命通道“通风”[2023/09/09]
微信图片_20230909084126.jpg

近日,一台普通又特殊的手术在番禺区中心医院呼吸治疗中心支气管镜室内有序开展……

NEWS


普通又特殊?这话有语病吧?


且听小编一一道来。

图片

说它普通,因为这是一台儿童气道支气管镜检查+肺泡灌洗术,在临床上比较常见。

图片

说它特殊,因为患儿才1岁零5个月,手术考验较大,通过镜下使用“边吸边退”镜法吸出术所吸出的“痰栓”经术后病理化验证实为“植物纤维”,患儿最终被诊断气道异物梗阻后导致的大叶性肺炎。

幼儿食用玉米糊致肺部感染



患儿涵涵(化名)入院时1岁零5个月大,家住陆丰市。据家长回忆,大概一个月前,在给涵涵喂养玉米糊时,涵涵出现咳嗽但并未咳出玉米糊,由于当时没有出现呼吸困难等明显的症状,在安抚后涵涵也没有哭闹,家长并未在意。

几天后,涵涵的咳嗽症状逐渐明显,涵涵妈妈这才带着她到当地医院就诊,经胸片检查,被诊断为“右下肺感染并积液”。治疗一段时间后,涵涵的咳嗽症状仍未缓解,于是,涵涵妈妈便带着她到番禺区中心医院儿科就诊。
 
                            微信图片_20230909084134.jpg                                             
                      


涵涵入院后,儿科学科带头人孔卫乾主任医师、科副主任叶明怡副主任医师为其安排了肺部CT检查,结果提示患儿右肺中、下叶感染并实变,右肺中间支气管重度狭窄至闭塞,管腔内低密度影,可能存在粘液栓并且右侧胸腔少量积液。儿科团队决定为涵涵进行气道支气管镜检查联合肺泡灌洗术治疗。

妙手取“痰栓”,为生命通道“通风”



在此期间,发生了一段“小插曲”:面对涵涵的肿瘤相关指标升高,涵涵妈妈非常担忧,一度情绪失控。

叶明怡主任了解情况后,对涵涵妈妈进行安抚并耐心解释了治疗方案,获得了涵涵妈妈的信任。同时,叶明怡主任还与无法及时赶到医院的涵涵爸爸进行电话沟通,彻底打消了涵涵父母的疑虑。

微信图片_20230909084137.jpg

医生与涵涵妈妈进行术前谈话。

手术如期进行,叶明怡主任带领儿科团队蔡杰荣主治医师、林露仙主管护师等医护人员为手术保驾护航。术中,蔡杰荣主治医师在首次支气管镜探查中发现,涵涵的右中间支卡着黄色“痰栓”,在团队默契配合下顺利取出了“痰栓”。

然而,事情到此并未结束,手术团队发现,由于支气管卡入异物的时间太长,涵涵的右肺中间支开口被“痰栓”完全堵塞,如果不进行疏通,其部分肺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
                                                          微信图片_20230909084427.png


随即,蔡医生采取边吸边退镜操作,取出右肺中间支的“痰栓”,右肺中间支终于打开通道。接着,再进入右中下叶,使用同样方法再把右下叶基底段开口的“痰栓”取出,并针对病灶进行肺泡灌洗及镜下喷洒吸入用痰粘液溶解剂,打通右下肺呼吸的通道。至此,操作结束,患儿的生命通道终于“通风”。

考虑涵涵的病程长、肺部病灶范围大,为准确评估病情及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儿科联合超声介入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放射科、肿瘤科、感染性疾病科、心胸外科进行多学科会诊。最终,“痰栓”的病理报告揭开了谜底:致涵涵肺部感染的“痰栓”,实则是“植物纤维”,也就是此前进入气道的玉米糊。

经过术后住院治疗,涵涵的感染病灶被吸收,肿瘤指标下降。随着孩子身体的逐渐恢复,涵涵父母露出久违的笑容。

图片

儿科医生支招:

儿童支气管异物预防及初步处理

1.避免给儿童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婴幼儿进食坚果类(如杏仁、腰果、花生等)、凝胶类(如果冻)以及具有较强粘弹性(如糯米糍)的食物,因为年龄越小,其咀嚼、吞咽协调功能越差,就越容易呛入或堵塞呼吸道。

2.保证儿童能安静地进食,避免在进食时大笑、哭闹、打闹,以免声门打开后导致食物误入气道。

3.如果发现明确或可疑的异物呛入表现,如出现突发的剧烈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要学会用海姆立克手法立即进行急救,然后尽快送医院就诊。

图片

~ THE END ~

图片

                                                                                                                                                                         儿科 蔡杰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