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中心实验室科研团队发表
发表时间2024年10月
Q2/IF4.2
核心速览
本研究通过靶向蛋白质组学方法,发现了一组血清蛋白标志物,可用于诊断结直肠癌(CRC),并揭示了这些蛋白在CR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诊断模型的有效性
研究确认了最佳血清蛋白标志物模型(IL-7、CXCL12、IL-10、IL-15、CXCL1和MCP-3)能够有效区分结直肠癌患者与健康对照者,这些蛋白也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
研究的理论意义
本研究为外周免疫环境特征在结直肠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为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估提供了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文章摘要
背景:肿瘤分泌的循环蛋白是癌症生物标志物的重要来源。本研究旨在探究结直肠癌(CRC)患者外周血中肿瘤免疫相关循环蛋白含量的变化。
方法:采用 Olink 近距离延伸分析法检测 CRC 患者外周血中 92 种肿瘤免疫相关循环蛋白的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 6 种蛋白的水平。使用弹性网络回归建立模型,并通过多次交叉验证迭代来验证模型性能。
结果:选出了由 6 种蛋白(IL7、CXCL12、IL10、IL15、CXCL1 和 MCP-3)组成的最佳血清蛋白特征。该特征在训练集中的曲线下面积值为 0.9924,在总集中的曲线下面积值为 0.8992。≥4 厘米肿瘤体积组的 IL7 和 IL15 水平显著高于<4 厘米肿瘤体积组(P = 0.0113 和 P = 0.004)。远处转移组的 MCP-3 水平显著高于非远处转移组(P = 0.0465)。不同肿瘤、淋巴结、转移分期患者的 MCP-3 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 = 0.0496)。CXCL1 水平与嗜碱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呈正相关(R = 0.3220,P = 0.0273),IL10 水平与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呈正相关(R = 0.38737,P = 0.0078)。CXCL1、IL7 和 IL15 是结直肠癌(CRC)的独立预后因素(风险比 [HR] 分别为 0.62,P = 0.006;HR = 0.57,P = 0.006;HR = 0.64,P = 0.011)。
结论:最佳血清蛋白标志物模型(IL7、CXCL12、IL10、IL15、CXCL1 和 MCP-3)能够区分结直肠癌患者与健康对照者。这些蛋白还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
全文链接
Wan Y, Luo W, Song X, Zhao Y, Han Z, Shen J, Xie F, Li Y, He J. A Targeted Proteomics Approach Reveals a Serum Protein Signature as a Diagnostic Biomarker for Colorectal Cancer. J Inflamm Res. 2024 Dec 10;17:10755-10768. doi: 10.2147/JIR.S492356. PMID: 39677294; PMCID: PMC11645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