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开山凿石“隧道”的施工方式大家并不陌生,但在心脏血管内“打隧道”,您又听过吗?
这听起来“很科幻”的剧情,近日在番禺区中心医院再一次真实上演。
六旬老人心脏血管硬如磐石
65岁的张大叔(化名),近1周反复出现活动后胸闷、胸痛不适,入院后完善检查被诊断为“冠心病”,而且血管明显钙化,冠脉造影检查显示前降支近中段70%-80%弥漫性狭窄,须进行介入手术治疗。
为进一步评估优化手术方式,主诊医生梁伟杰副主任医师用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评估病变,结果进一步提示:左前降支血管严重狭窄,并伴有血管内膜钙化,最严重者接近360°钙化,管腔面积明显变小,仅2.80平方毫米。
冠脉严重钙化就好比血管壁上有一层蛋壳样的坚硬物质,壁垒重重,严重的血管内膜钙化不仅造成介入器械通过困难,而且单独用球囊扩张病变难度很大。如果对内膜钙化未进行充分预处理,即使能够勉强植入支架也常伴有支架膨胀不全或贴壁不良而影响长期治疗效果。因此,冠脉严重钙化病变是冠脉介入公认的“技术要求高、并发症多、失败率高”的手术,也正因为如此,在心血管、冠心病介入治疗领域,就有“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冠脉有钙化”的说法。
血管内“打隧道”除“心病”
根据检查情况,心血管内科梁伟杰冠脉介入团队对张大叔的病情进行了仔细研判,经患者家属同意,决定为他实施冠状动脉内膜旋磨术(简称“冠脉旋磨术”)+支架植入术。
梁伟杰提到:冠脉旋磨术好比在血管内“打隧道”,使用带有超高速旋转的椭圆形金刚钻石磨头将冠脉内粥样硬化斑块、钙化组织碾磨成极细的微粒,从而将阻塞血管腔的钙化斑块消除,为最终成功释放冠状动脉支架创造良好的手术条件。手术难度大、风险高,但在有经验的介入团队保驾护航下,风险能够做到可控。
有着冠脉介入治疗10多年的工作经验,获得心血管巨头企业波士顿科学的“冠脉旋磨独立术者资质认证”,年均实施冠脉旋磨术临床十多例……这一切,让梁伟杰主任有了底气,他专业又耐心的解答让张大叔卸下了心理负担。
手术当天,梁伟杰冠脉介入团队娴熟地完成旋磨器械的组装,将旋磨头推送到位,1.5mm旋磨头在16.5万转/分高速旋转状态下对血管进行了3次旋磨,只见旋磨头轻巧地突破病变,给血管打通了一个“隧道”。
紧接着,手术团队顺利完成球囊扩张和3个支架植入。
整个手术过程一气呵成,历时仅一个多小时。
术后,张大叔恢复良好,调理2天便康复出院了,张大叔一家人悬着的心也终于落下。
冠脉钙化的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在40-49岁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50%,在60-69岁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80%。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越高,通常伴有钙化的概率也越大。高龄、脂质代谢异常、糖尿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慢性肾病、肾替代治疗、高钙血症及既往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高发人群。
近年来,番禺区中心医院冠脉介入团队在不断引进切割球囊、冲击波球囊等精良器械的同时,对于治疗严重钙化病变的冠脉旋磨术持续深耕,技术不断提高,为复杂冠脉病变患者的介入治疗提供强而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