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8日是第13个“世界肝炎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坚持早预防,加强检测发现,规范抗病毒治疗。
本期,感染性疾病科医生带大家一起认识乙肝的治愈。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危害人类健康。我国乙肝病毒感染者约8600万,感染率占全球的1/3,80%的肝癌由乙肝病毒感染所致,2020年数据显示肝癌死亡病例数达39万例,死亡率高居第二位,平均每天有147人死于肝癌。
近年来,我国陆续推出“珠峰”“容愈”等乙肝相关治愈工程项目,助力乙肝患者得到积极高质量的治疗,门诊临床治愈的患者在不断增多。
你知道乙肝的治疗疗效目标吗?
乙肝治疗疗效目标可比喻为:
“铜牌”——病毒学控制;
“银牌”——乙肝大三阳转换成小三阳;
“金牌”——临床治愈,乙肝表面抗原(HBsAg)清除。
长期随访发现:
仅仅拿到“铜牌”,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率约为1%;
拿到“银牌”,肝癌的发生率降低至约0.06%;
摘得了“金牌”,可长期安全停药,回归与健康人一样的生活轨道,显著降低肝硬化、肝癌发生风险,肝癌的发生率小于0.02%。
换而言之,实现临床治愈是踏进完全治愈大门的必经之路。
你听说过乙肝可以临床治愈吗?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亦称“功能性治愈”)是指经过抗病毒治疗后,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病毒核酸(HBV DNA)持续检测不到,肝脏功能指标正常,但残留乙肝病毒基因(cccDNA)可持续存在,肝硬化、肝癌发生率显著降低。
怎样能实现乙肝临床治愈?
大家可能听说过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但是否听说过干扰素治疗慢乙肝呢?
追求临床治愈,长效干扰素是最好的选择。它具有抗病毒、抗增殖和免疫调节作用,能够更好的使乙肝表面抗原转阴,与核苷(酸)类药物相比,长效干扰素可使肝癌风险降低90%。
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干扰素联合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能更高效实现临床治愈,在优势人群中可达30%-80%临床治愈。
那么问题来了,哪些人是优势人群?
优势人群的选择可有效提高乙肝的临床治愈,优势人群符合以下几点特征:
Ø 最好是比较年轻;
Ø 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比较低一点;
Ø 乙肝E抗原阴性、基线乙肝病毒核酸较低,转氨酶相对比较高一点。
也就是说,如果机体处在相对比较活跃的状态,长期使用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表面抗原定量小于1500IU/ml的患者,也属于临床治愈的优势人群。
经医生判定为慢乙肝临床治愈优势人群的患者,在专业医生的全病程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就有机会获得临床治愈,安全停药并大幅降低肝癌生风险。
愿医患携手,共攀乙肝临床治愈高峰!
(感染性疾病科 陈郁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