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三伏天,酷热难耐,动辄汗流浃背,一不小心就会中暑。不少网友甚至调侃:“为什么我出身寒门,却还是会中暑?”
玩笑归玩笑,儿科医生严肃提醒:高温天气更需关注儿童健康!儿童喜动怕热,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玩耍或运动,非常容易中暑,甚至会引发身体其他方面的疾病。
那么,如何判断儿童是否中暑?儿童中暑后该如何应对?
儿童中暑的症状
炎热天气,儿童在户外时间过长尤其是脱水或穿得过厚的情况下,可能首先表现出热衰竭(中暑虚脱)。
如果热衰竭继续恶化发展,量肛温或耳温超过39℃甚至40℃(不建议量腋温或口温,易低估实际温度),同时合并以下现象,则很有可能是中暑:
Ø 体温虽然很热,但可能不会流汗,这是中暑最典型的现象之一。
Ø 皮肤发红、发热而且干燥。
Ø 表现出烦躁不安、哭闹,呼吸及脉搏加速,进而表现得疲倦甚至进入抽搐或昏迷状态。
Ø 年龄较大的儿童会有头晕、恶心、失去方向感等症状。
中暑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重度中暑三个阶段:
n 先兆中暑:高温环境下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体温不超过37.5℃ 。
n 轻度中暑:具有先兆中暑的症状,同时体温在38℃ 以上,并伴有面色潮红、皮肤灼热、胸闷等现象,或者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四肢皮肤湿冷、多汗、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
n 重度中暑:除具有轻度中暑症状外,伴有高热(体温容易超40℃)、痉挛、晕厥和昏迷。
中暑的救急方法
儿童中暑后,首要处理方法是尽快采取措施降低其体温,越快越好,具体救急方法如下:
1.脱离高热环境
迅速将中暑儿童搬离高热环境,安置到通风良好的阴凉处或室温在20 ℃~25℃的房间内,解开或脱去外衣,让其平躺,把头侧向一边,以保证呼吸畅通。避免直接撤离至室温较低的空调房内,以免温差太大引起其他不适症状。
2.降温处理
①反复用冷水擦拭全身,也可以在额头部位放置冷毛巾降温。
上肢擦拭顺序:自侧颈、肩上臂、外侧手背;自侧胸、腋窝、上臂内侧、肘窝、手心。
背部擦拭顺序:自颈下至臀部。
下肢擦拭顺序:自髂骨沿大腿外侧至足背,自腹股沟内侧至内踝,自臀下沿大腿后侧经窝至足跟。
②对于意识尚清醒的中暑儿童,经过物理降温后,可以饮用绿豆汤、淡盐水或藿香正气水解暑。
应该采取少量多次的饮水方法,每次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切忌狂饮不止,同时,不能大量食用生冷瓜果,以免引发热痉挛、腹泻、腹痛等不良反应。
3.急救求助
当中暑儿童出现40℃高热、痉挛、晕厥和昏迷、呕吐不止等严重症状时,应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求助。
等待救护车期间,可按上述方法将中暑儿童挪到阴凉处,适当进行降温处理,切记不能盲目用药!同时,要记录儿童中暑的时间、体温、症状变化,以便为医护人员施救提供参考。
中暑防范措施
除了掌握儿童中暑的症状以及处理方法外,预防中暑也很重要,推荐几个防暑降温的小妙招:
1.做好防晒
儿童外出时,要注意防晒。对于年纪较小不适合用防晒霜的儿童,可以采取遮阳伞、遮阳帽、防晒服、婴儿推车上的遮阳挡板等物理防晒措施。家长应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带儿童出门晒太阳,娱乐活动也应以室内为主。
图片
及时补水
儿童体温略高于成年人,加上活泼好动,高温天气更容易出汗,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脱水情况发生。应引导儿童养成定时饮水的好习惯,早晨起床后、晚上休息前都是饮水的极佳时段。
另外,菊花茶和绿茶有提神醒脑的功效,可适当给儿童饮用,尽量不要喝雪碧、果汁、可口可乐等含糖分的饮品,白开水和淡盐水是最好的选择。
2.合理健康饮食
高温天气,尽量少吃过于油腻、冰冷的食物,如油条、肥肉、雪糕等。饮食要以清淡的食物为主,可以多吃苦瓜、西瓜等,水果和蔬菜能补充人体所需的水分、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应多吃。绿豆粥、莲子粥清热消暑,适合夏季食用,但是绿豆性凉,不宜多吃,否则会引起腹泻。放在冰箱里的水果拿出来后,最好放置两小时后再给儿童吃。
3.保持身体干爽清洁
高温天气是儿童容易生痱子的时节,主要原因是大量出汗后没有及时清洁,汗水堵塞了毛孔导致的,所以,儿童汗湿时一定要及时擦汗,并更换被汗水湿透的衣物。避免大量出汗后还没换衣服就直接吹风扇和空调,这样容易感冒。闷热潮湿极易滋长螨虫,而儿童的皮肤屏障脆弱,要注意做好家里的清洁消毒,除灰除螨。
4.避免“情绪中暑”
天气炎热,人的情绪也容易激动烦躁。这时候要避免全家都陷入“情绪中暑”。首先,要让全家人都保持规律的起居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因为充分的休息可以补养被暑气损耗的精神,防止因精神不足而倦怠或是暴躁。其次,高温天气应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可以在早晚比较凉爽的时候适量运动。最后,家长在与儿童交流时,应尽量保持温和,切忌情绪暴躁、大吼大叫。
做好中暑的“预防、辩证、救治”,
让孩子清凉又平安地度过高温天气吧!
(儿科 梁淑文 钟云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