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素未谋面”的老鼠“祸害”进医院,是怎样一种体验?刚刚康复出院的梅女士(化名)有话要说。
未见老鼠,却受其害
数日前,47岁的梅女士因莫名出现反复高烧不退、头痛、肌肉酸痛到番禺区中心医院急诊科就诊。
家属回忆,梅女士平常喜欢下厨,入院前几天,莫名出现头痛、肌肉酸痛、反复高烧不退症状,体温高达40℃,原以为是普通感冒,便自行服药了。没想到,身体越来越差,逐渐出现气促、尿少、腹泻、浮肿,令她苦不堪言,这才到医院就诊。
接诊医生为梅女士安排了检查,结果提示:血小板少、肾功能差、凝血异常、肝功能异常。听从医生建议,梅女士来到我院感染性疾病科住院治疗。
感染性疾病科医生经过查体和询问,发现梅女士除高热症状外,还有眼红、面部潮红及胸部潮红及头痛、腰痛、咽痛症状,下肢还有少许肉眼可见的出血点,有“三红三痛”特征,怀疑是“流行性出血热”。最终,抗体检测结果证实了医生的推断,梅女士被确诊为“流行性出血热”。
接诊医生告知,此病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梅女士和丈夫都感到难以置信,虽然家里偶尔会闻到老鼠尿等气味,但整体上还算干净整洁,从未见到过老鼠,更没有直接接触过,居然也会染上“出血热”。住院期间,夫妻二人更是认真学习出血热知识,还笑着说等出院回家,要给村里人科普一下,让大家注意卫生,避免这个疾病。
经过10天的抗病毒、抗感染、护肝、输血浆等积极治疗,梅女士终于好转出院。
“出血热”到底是“何方神圣”?
“出血热”又称为“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该病以发热、出血、充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人群对出血热普遍易感,发病主要为青壮年农民,其次为青年学生。出血热流行的小高峰为每年的5-7月,大高峰为10月至次年1月。
出血热的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如尿、粪、唾液等污染尘埃后形成的气溶胶,能通过呼吸道传播感染人体。
消化道传播:进食被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所污染的食物,可经口腔或胃肠粘膜而感染。
接触传播:被鼠咬伤或破伤口接触病毒的鼠类血液和排泄物可导致感染。
母婴传播:孕妇患病后可经胎盘感染胎儿。
虫媒传播:老鼠体表寄生的螨类叮咬人可引起本病的传播。
出血热的临床表现
典型表现为起病急、高热(38-40℃)、出现“三红三痛三点”。
三红:脸、颈和上胸部发红;
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
三点:眼结膜充血,腋下和胸背部皮肤有出血点。
重者似酒醉貌,有肾脏损害。五期临床过程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与恢复期。病情严重者可能因肾功能衰竭导致死亡。
出血热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易发生误诊造成严重后果。出血热的确诊单凭肉眼不可行,完善抗体是关键!“三早一就”最重要,可显著降低病死率。
三早一就: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近治疗。
“流行性出血热”如何预防?
灭鼠防鼠:在鼠类经常出入的地方投放灭鼠药或布粘鼠板;门窗合缝;排水口加铁栅。
接种疫苗:双价出血热灭活疫苗可同时预防家鼠型和野鼠型出血热。
管好食品:剩饭菜不乱倒;食物放在老鼠接触不到的地方;餐具用前煮沸消毒。
个人防护: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手。均衡饮食,生活有规律,保证睡眠,适量运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并注意保暖。
环境治理:为消除鼠孳生地,要做好环境治理。田地劳作记得戴上口罩及手套。室外垃圾及时清理;杂物堆放定期整理;先洒水后扫地,防止吸入带毒尘埃;清除杂草。
及时就医:被老鼠咬伤,皮肤破损,接触过鼠污染的器物等,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应及时就诊、就近治疗。
感染性疾病科介绍
番禺区中心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开放床位50张,病区按照传染病防控标准“三区两通道”设计,环境舒适。年门诊量约为8万人次,年住院病人约1568人次,收治肝炎、肝硬化、发热查因、呼吸道传染病、寄生虫感染等常见及罕见感染性及传染性疾病,是番禺区结核病、艾滋病、重症登革热等传染病定点收治科室。对于发热查因、黄疸查因、腹泻查因的诊治,以及HIV合并机感染的诊疗、HIV患者的全程管理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感染性疾病科 练韵文 陈郁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