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广东省第一扶贫协作工作组、毕节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联合对广州市80个“东西部扶贫协作先进集体”和111位“东西部扶贫协作先进个人” 进行表彰。
我院被授予“东西部扶贫协作先进集体”称号,谢冠豪、王金华被授予“东西部扶贫协作先进个人”称号。
自2017年以来,我院针对威宁自治县的医疗帮扶需求,先后派驻神经内科、骨科、儿科、急诊科、普通外科、脊柱外科等多个专科11名专家,以多种帮扶方式让番禺区优质的医疗资源下沉,为当地群众在县域内能够“看得了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做出了贡献。
l 对照“问题”开展“靶向治疗”
“我女儿在这里住院4天,王博士每天都来细心观察宝宝病情,通过王博士的细心治疗,今天好多了,明天就可以出院”。威宁自治县盐仓镇的李女士说起王博士,很是感激。
李女士口中的王博士是我院派驻威宁自治县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挂职副院长的王金华,他是患者及患者家属口中的好医生,是同事口中的拼命三郎。
“威宁自治县常住人口约160万,许多乡镇的儿科由全科医生负责,县里只有威宁自治县人民医院和威宁自治县妇幼保健院拥有儿科住院部, 就医条件缺乏、家长不重视,许多患儿来到时病情已经比较重。一般的患儿通过必要的处理后都转至周边的医院,但危重患儿的救治是争分夺秒的,转院会大大降低患儿的救治成功率,建立儿童重症监护室是当前所急需的。”
王金华正在批阅病历
挂职一年时间,王金华以专治儿科急危重症为擅长,在该县人民医院以及该县妇幼保健院建立两大主攻阵地,分别创立了儿科PICU,实现了儿科急危重症治疗零的突破。
他首次应用无创呼吸机成功救治20多名重症肺炎患儿,治愈第一例川崎病患儿、第一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第一例化脓性脑炎患儿、第一例肾病综合症患儿、第一例百日咳、重症百日咳患儿等,并进行多次大抢救成功救治几十名重症肺炎、脓毒症休克、腹泻合并重度脱水等患儿。
而以上这些典型只是广州市番禺区医疗“组团式”帮扶团队中的缩影,威宁自治县卫生健康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自开展医疗 “组团式”帮扶以来,番禺区帮扶团队为威宁自治县解决了多项医疗急需、突破了薄弱环节、新增了服务项目,帮助威宁自治县提升了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l 匹配“血型”补强“造血功能”
面对威宁自治县的医疗现状,我院医疗帮扶团队注重“造血”功能的培育,不仅让新的医疗技术在威宁自治县“落得地”,还要“留得住”、“长得好”。
2018年9月,我院创伤骨科医生谢冠豪赴威宁自治县开展为期一年的医疗帮扶。该县骨科病例众多,业务量居县人民医院首位,但骨科内部缺乏高职称、高技术型骨干,难以满足当地群众日益增长的诊疗需求,他决定将自己的医术本领毫无保留,手把手传给本土医生,他制定了“帮、传、带”三步走的工作计划并逐步得以实现。
在威宁自治县人民医院,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幕:每当谢冠豪接诊或给病人治疗时,身后总是会有一群医生们跟着,他们或思考,或用笔在本子上记录。
一年以来开创了威宁自治县首例术式18例,其中毕节市首例术式8例,手把手传授带教手术300余例。
“真的很感谢谢冠豪院长对我们医院的帮扶,让我们学习到了很多知识,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院骨科医疗水平,也给威宁的骨科患者们带来了很多便利。”该院骨科副主任谢跃华说。
此外,我院还通过短期造访指导的模式,组织学科带头人到该县进行高层次授课以及手术指导,同时加大对该县乡镇医院的帮扶,组织县级医院及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进行医技培训1000余人次,到部分乡镇卫生院义诊30余次,并捐赠部分医疗用品,落实基层医疗的真正普及。
我院学科带头人组团开展义诊活动
l 强健“筋骨”加速“血液循环”
帮扶期间,我院推动该县人民医院采购了小儿喉镜、气管插管、3台有创呼吸机、1台有创血压、中心静脉压监测仪、心电监护仪、加速输液泵等医疗设备;推动县妇幼保健院采购了2台辅助排痰机、洗胃机、胸片机、小儿心电图机等医疗设备,部分设备已运用在临床,取得了很好的临床作用。对部分乡镇医院进行捐赠,捐赠哲觉镇卫生院3台雾化机,小海镇卫生院3台雾化机,石门乡卫生院4台雾化机、医疗床、床头柜、床垫等医疗设备。番禺区卫生健康局还捐资300万元用于该县人民医院“番禺楼”的建设,我院微创介入科主任医师唐郁宽多次赴该院开展手术及指导。
硬件的提升为该县“强筋健骨”,焕发生机,人才的交流加速了该县的“血液循环”。我院根据贵州当地的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实际需求,以“接进来”的方式安排多名毕节的医护人员来我院进修学习。截至目前,我院一共接收了77名贵州毕节的医务人员来院进修培训,涉及创伤骨科、儿科、急诊科、泌尿科、普外科、腺体、放射科、检验科等多个科室。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医疗”发展优势,开展 “威宁疑难病—番禺专家”远程会诊和区域医学影像中心的远程阅片服务,为当地疑难杂症的诊断提供强大的专家团队后盾。
跨越千里,医路黔行。我院把准扶贫协作“靶向”,用实干与担当在帮扶考卷认真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