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党的建设>>医路黔行

医路黔行丨找准差距补短板 真帮实干再出发

2020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我院积极与帮扶单位威宁自治县人民医院沟通对接,8月,我院再次选派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雷汉东、儿科副主任医师王金华、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黄金桔、骨科主管护师王笑英赴威宁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医疗帮扶工作。

l  找准差距,再派专家赴威宁

威宁自治县人民医院是一所二级甲等医院,是我院医疗人才组团式紧密型帮扶行动的对象。

7月底,番禺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卢敏健一行与威宁自治县健康局就对口帮扶协作“5+2”重点学科建设情况展开座谈。

image.png

区卫健局赴威宁自治县开展“5+2”重点学科的指导工作

我院副院长梁伟华带领医院骨科、神经外科、创伤骨科、儿科、微创介入科、急诊科专家组一行赴威宁自治县人民医院开展“5+2”重点学科的帮扶指导工作。通过实地调研,找差距、补短板、抓落实。

根据该院的“5+2”重点专科建设情况,8月,我院再选派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雷汉东、儿科副主任医师王金华、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黄金桔、骨科主管护师王笑英4名帮扶专家赴威宁县人民医院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医疗帮扶工作。

l  压实工作,夯实帮扶成效

在广州市“5+2”模式组团式帮扶(即帮扶建立5个有特色的专科、1个急救中心和1个重症监护室)政策指导下,自2017年以来,我院针对威宁自治县人民医院的医疗帮扶需求,已先后派驻神经外科、创伤骨科、儿科、急诊科、普通外科、脊柱外科等多个专科专家开展医疗帮扶,为该院在当地医学领域创下多个第一例 逐步开展各种新技术,组建儿科PICU,真正提高帮扶医院临床救治患者的能力、技术和水平,让威宁自治县群众留在当地医治疾病,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为了进一步夯实帮扶成效,我院制定 “5+2”模式组团式医疗帮扶工作方案和台账。截至目前,威宁自治县人民医院5个重点建设学科(心内科、妇产科、儿科、普通外科、骨科)中,我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雷汉东,儿科副主任医师王金华,普通外科副主任医师关玉峰,骨科副主任医师梁和胜、主管护师王笑英分别担任4个重点建设学科的责任人,建设1个急救中心由我院急诊科主任梁兴民和番禺区第二人民医院帮扶专家陈均忠共同担任责任人,而建设1个重症监护室由我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黄金桔担任。

l  真帮实干,攻难补短扎实推进

刚抵达威宁自治县人民医院的雷汉东提到:高危胸痛是急危重症疾病,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等高危胸痛患者救治上刻不容缓,部分高危胸痛患者因各种原因救治不及时失去最佳救治时机导致致残甚至死亡。我在这里只有一个月时间,胸痛中心建设任务更为紧迫,也是个救命的工程,刻不容缓。

据了解,整个毕节地区,除了威宁自治县和赫章县的县级医院没有通过胸痛中心认证,其它县医院都顺利通过了。雷汉东实地了解后发现威宁自治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建设在绿色通道、规范治疗、人员配制、协同救治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他积极沟通协调,提出胸痛中心建设13条改进的建议。夜间急诊CT排班、增加数据员负责胸痛中心数据上报,救护车配备心梗一包药、胸痛中心人员配置及设备购置等问题均得以解决。

同时,他还精心策划多项院内培训课程和全县卫生机构有关胸痛中心的培训,大大提高了全县医务人员对胸痛及心血管病人的诊断及治疗水平,胸痛协同救治群成员从原来的170名增加到340名,不同单位的医生通过微信群进行典型病例分享、指南解读分享、专题课件分享。

目前,我院心血管内科已与威宁自治县人民医院搭建远程诊疗平台,定期开展线上会诊、远程影像诊断、远程心电诊断、远程会议、远程培训等,共享优质资源下沉,帮助威宁自治县人民医院特色专科进一步提升。

除了推进“5+2”重点专科建设,帮扶团队恒常参与交班及疑难危重病人查房、会诊,还组织番禺中心医院联合威宁人民医院联合扶贫义诊活动系列活动,到板底彝族之乡、么站镇、石门乡等少数民族居住地开诊义诊健康扶贫,还参与万医下基层大型义诊巡诊培训活动,用心用情书写脱贫攻坚答卷。